之前受疫情影响,市场表现一直不甚理想的“研学游”,在暑假的持续加热下日渐火爆,各类“研学+”产业占领了市场。
搜狐旅游了解到,为了在暑假黄金期分到一杯羹,不少旅行机构的暑期研学线路已经“花样百出”,有的机构瞄准“研学+文化馆”产业;有的研学机构将科技馆作为目的地之一,打造“研学+科技馆”产业;“研学+乡村”也成为新兴的“研学游”类型。
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向搜狐旅游表示,近几年,国家多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,要求与研学深度结合,鼓励开展主题研学,如劳动教育、科普研学、非遗研学、红色研学、博物馆研学等等,促进研学活动需求和多样化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然而,在学校推动和家长追捧下,寓教于乐的“研学游”市场近年来急速发展,不可避免地也滋生一些乱象,突出的显性问题包括游而不学、价高质低,而虚假宣传或安全隐患等相对隐性的问题,消费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。
“双减”政策出台后,原来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的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研学,但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,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能清楚认知“研学游”的概念。研学的钱到底花得值不值?游走在教育和市场之间的研学团,应该如何设计、如何定价?研学游市场该如何规范?
#“研学游”市场为何火爆?
相比一般的教育市场与文旅市场,“研学游”为何能够爆火?
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在接受搜狐旅游采访时表示,研学游不仅符合政策导向,还符合主体、社会以及行业需求。
一方面,对消费者来说,“研学游”既是放松,也是教育,能够同时满足休闲、学习两方面的需求。另一方面,研学旅行是教育+文旅的新生态体现,“研学+旅行”深度融合,能够全力推进文旅行业复苏振兴。许多文旅企业也开始重点布局“亲子游”“研学游”的业务,进一步完善“研学游”市场。
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雒树刚今年3月在一次讲话中分享了一组数据:2019年研学规模增长至480万人次,2021年达494万人次,超过了疫情前的人数,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,达到历史新高。这种情况在旅游其他门类中,是唯一的,可见研学旅行需求的强劲势头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》数据显示,从需求端看,目前中国研学市场潜在消费群体已超过2亿人,潜在整体市场规模超千亿元,成为旅游市场新蓝海,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很多新玩家仍在进入这个赛道。
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表示,真正的研学市场规模并不庞大,但是竞争却十分激烈。与疫情前相比,研学这条赛道变得更加拥挤了,甚至内卷到任何一个300万人口的南方地级市中,可能会有20家研学机构去进行遴选竞争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“双减”政策出台后,课外教培机构也把目光投向了研学市场。旅行社、教育机构、咨询机构等都争相抢滩研学旅行市场。
此外,“研学游”的爆火,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。早在2016年,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就正式印发了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要求,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,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,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。
今年6月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》。方案指出,将加强科学教育实践活动,遴选一批科技馆、博物馆、研学基地、高科技企业等,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,组织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更好地学习。可以说,学旅行活动,立足于社会实践教育,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。
庞大的消费群体、旺盛的消费需求、积极的市场布局以及有力的政策扶持……为“研学游”市场的爆火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#“研学游”行业乱象丛生
近年来“研学游”迅速发展,而行业规范却未能同步完善,且研学游市场准入门槛低,大量营利性机构介入市场,水平良莠不齐。目前研学游行业乱象丛生,整个行业呈现出非标准化的趋势,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。
首先要谈到的就是“游而不学、价高质低”。一位从事研学十余年的从业者向搜狐旅游表示,研学本身是有意义的,但仍有部分机构推出的研学产品质量不高,同质化严重,只是披着‘研学’外衣的旅游,并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。
比如,说好的去体验生活,结果只是孩子们三五成群换个地方聚在一起玩手机或者打游戏;对一线城市的孩子来说,带出去放个烟花、晚上捉两只虫子,就能包装成“自然实践”……而这些普通的“春游”“野炊”加个研学标签,价格就能翻上几倍。
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向搜狐旅游强调,教育才是研学的核心和灵魂。2021年2月份,北京市教委发布《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》时就曾指出,不得以组织研学旅行为名开展变相旅游,确保学生“游有所研”“旅有所学”,避免“只旅不学”。
辽宁博物馆工作人员耿雷在《城市中博物馆游学新现象的忧与思》一文中披露,为期一两日的博物馆游学起码收费一两千元,有些活动听两小时讲解就要收费四百元至六百元不等。但中国大多数公立博物馆自2008年起就已免费开放,研学机构带人到博物馆参观学习几乎没有门票成本,却要向学生和家长收取大笔学费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就博物馆研学而言,很多带队导师对文物一知半解,或者只是对着文物说明牌照本宣科,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语焉不详,甚至存在将陈列文物“张冠李戴”的情况。若只是单纯的旅游或走马观花,并没有实质上的收获,那家长为何还要花高价为孩子报所谓的“研学团”?
就虚假宣传来说,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研学产品打出“到中科院学科学”“与科学家面对面”的宣传口号,但实际上就是去中科院自动化所一间对外开放的餐厅吃个饭,或是去对外运营的中科院植物园游学。“此类产品层出不穷,但研学就是这样一种不体验就无法探清虚实的非标准化产品。”众信旅游集团研学旅行指导师于会青无奈地表示。
相比于质量与价格问题,家长最为关心的是相对隐性的安全风险。“研学旅行回来后数名孩子高烧或呕吐腹泻;夏令营里遭遇猥亵、打骂虐待;孩子被夏令营武术教练摔成骨折……”近年来,研学旅行安全问题频频被曝光。
2016年发布的《研学旅行服务规范》中,规定了“应至少为每个研学旅行团队配置一名安全员”,但安全员水平如何、能否把安全教育和防控工作落实到位,关键要看机构的执行力度,这在目前也尚未标准化。
“研学游”迅速发展虽拓展了教育空间,给家长提供了更多选择,却也给了不少机构钻空子的机会。特别是不少旅行社等本身与教育不沾边,更别提能做到寓教于乐、寓学于趣。
#“研学游”行业规范亟需加强
2016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正式发布,行业将2016年称为“研学元年”。政策撬动需求,供给快速跟上,研学企业数量猛增。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约有5590余家“研习营”、“夏令营”相关企业。
然而,研学游想要长远发展,必须加强行业规范。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向搜狐旅游表示,研学作为教育+文旅的复合型产业,一直在大环境下野蛮生长,目前尚处于多头管理阶段,需要统一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来进行监管。
一方面,研学游相关机构要加强规范自律。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实事求,避免虚假宣传。研学相关机构还需积极探索“研学游”的品牌化道路,充分将“读万卷书”和“行万里路”相结合,提高品牌专业性。加大对研学游产品的研发力度,针对不同的研学资源合理规划行程,对于研学产品进行深入打磨。
此外,还需用心做好研学游各阶段的服务保障工作,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。既然是“组团人”,就应该承担起对家长和孩子们的安全保障义务。我国旅游法明确规定,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者负有安全保障义务。相关组织机构不能用一句“免责”条款就妄图当甩手掌柜。
另一方面,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游的行业规范,出台管理办法。提高准入门槛,对研学旅行机构的资质、运营管理能力进行认证,严查企业、机构带团资质和带教人员资格,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筛选作用。
此外,相关监管部门还需加强全流程监管,畅通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渠道,对于违规定价、虚假宣传等问题严厉打击。积极引导研学旅行规范化发展,让研学项目真正成为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的范本。
在研学机构的选择方面,世纪明德教育研究院院长赵兴花建议,家长在选择研学旅行机构的时候,应慎重考虑多重因素,尽量选择有系统的教育或者研学课程、有完整的服务团队、必备的安全管理体系,而且必须是专业、有资质且合规的研学机构。
标签: